曲線擴張
雖然面對著大批維權投資者和市場質疑,大交所卻仍然選擇了曲線擴張,擬以更豐厚的條件吸引會員單位加入,同時以更低的門檻吸引投資者,但對投資者保護方面卻未見更多動作。
8月30日上午,國際商品交易中心舉行了隆重的開業(yè)儀式。據(jù)其官網(wǎng)簡介顯示:國際商品運營中心是由中國供銷集團·再生資源交易所控股設立的新一代綜合型商品交易中心,全國運營中心位于深圳,亦是中國供銷集團一帶一路戰(zhàn)略環(huán)節(jié)。
其官網(wǎng)還顯示:在交易模式上,大交所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開創(chuàng)性地建立了“交易中心+再生積分”的商業(yè)新模式,將互聯(lián)網(wǎng)、電子商務、大宗商品貿(mào)易、商品現(xiàn)貨交易有機結合,響應和落地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主題。大交所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的商品品種涵蓋了農(nóng)副產(chǎn)品、金屬產(chǎn)品和化工產(chǎn)品,能夠為不同類型的會員和投資者提供豐富的交易品種。交易模式建立在“登記交易、統(tǒng)一結算、銀行三方存管”的基礎上,有效地建立了多重風險控制體系,為各類會員和投資者打造了一個“安全、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平臺。
但對于上述簡介,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的招商人員卻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說法。記者從多位招商人員處獲悉,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的交易品種和交易模式均與大交所類似,如將大交所的“重油”改成了“供銷油”,但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提高了會員單位的獲利空間,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的會員單位能夠獲得萬分之八的交易手續(xù)費返還,同時頭寸(客戶虧損)、點差、倉息(又稱“隔夜費”)等全部歸會員單位。
此外,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還降低了投資者門檻,三萬元便可參與投資,而此前大交所的投資門檻為八萬元,在降低門檻的同時還提高了杠桿,杠桿最高可放大至50倍。對于這些改變,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招商人員均表示“為了更好地招募會員和吸引投資者”,同時表示,大交所由于客戶維權和投訴太多以及門檻和杠桿不高,影響了會員單位招募和會員單位開發(fā)投資者。
目前,記者從投資人處了解到,大交所會員單位新疆萬銀通貴金屬經(jīng)營有限公司等已經(jīng)停止做大交所的業(yè)務。而記者從某大宗商品交易所會員單位負責人處了解到,會員單位一般會選擇條件更優(yōu)、更利于招募投資者的交易所來做,也可以同時選擇多家交易所,一旦某交易所出現(xiàn)問題或者盈利空間下滑,會員單位便會在合同到期后停止合作。
不過,王德怡律師表示,會員單位停止合作并不影響投資者合理維權,對于大交所,王德怡表示,“已接到多地投資者的投訴和情況反映。我們已經(jīng)在北京和重慶兩地法院對該交易平臺提起訴訟,要求其返還投資者虧損,兩地法院均已經(jīng)受理案件。投資者的主要理由是:該類交易并未取得政府合法許可,本質上是利用虛擬資金在電子盤內(nèi)進行的對賭;其交易機制符合做市商機制特征,交易本質是非法期貨交易。”
按照招商人員的說法,大交所新設立的國際商品交易中心交易品種及交易機制均與大交所類似,設立的目的是擺脫來自大交所深陷維權與投訴旋渦的影響,同時通過各種政策調整來吸引會員和投資者。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在投資者保護方面卻未見更多動作的情況下,國際商品交易中心設立的意義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