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少大宗商品打了翻身仗,但漲得最猛、最讓人驚訝的不是今年6月進入技術性牛市的原油,也不是金銀等貴金屬,而是鐵礦石。
以下花旗銀行制作的圖表顯示,截至本月月中,今年鐵礦石價格漲約50%,遙遙領先,比布倫特原油漲幅高出10多個百分點。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鋅和銀漲幅略高于40%。
和其他許多分析師一樣,鐵礦石猛漲也讓花旗分析師大吃一驚,他們在本周報告中指出,現(xiàn)在很容找到便宜的鐵礦石和煤炭,誰也沒料到這類大宗商品不但本季度能帶來最高回報,今年以來也是如此。
經歷了8個半月整體上漲,大宗商品價格是會繼續(xù)走高,還是重現(xiàn)疲軟?
花旗認為,這要視全球經濟實力而定,關鍵要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表現(xiàn)。作為全球大宗商品最大消費國,中國“仍然是大宗商品價格復蘇的支柱”,今年中國以超乎尋常的進口增長只身撐起了鐵礦石、熱煤和煉焦煤走高。
不過,花旗預計,以中國進口帶動鐵礦石漲價的趨勢不會持續(xù),因為已有多個先行指標顯示,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會疲軟。
上周五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在鐵礦石行業(yè)“摸爬滾打”逾30年的“老兵“——曾任淡水河谷全球銷售主管的Michael Zhu也說,對于鐵礦石價格未來是否能夠持續(xù)上漲,他并不樂觀。
Zhu認為,隨著供給持續(xù)擴大,而中國的鋼鐵制造商正艱難維持當前產量水平,明年年大宗商品可能處境艱難。即使中國鋼鐵企業(yè)保持當前生產水平,由于澳大利亞礦企在增加產量,淡水河谷的新項目S11D也將開始投產,明年也將面臨挑戰(zhàn)。
Zhu預計,今年余下幾個月,鐵礦石價格可能在50美元-60美元/噸。
而美國咨詢和研究公司Prestige Economics總裁Jason Schenker上周一表示,由于大宗商品企業(yè)的投資廣泛放緩,加上中國制造業(yè)活動增長,將使鐵礦石價格得到支撐。
Schenker預計,明后兩年鐵礦石價格將分別為62美元/噸和72美元/噸。
對于花旗上述大宗商品漲價倚重中國的觀點,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有不同看法。必和必拓認為,即使主要進口國中國經濟放緩,還有異軍突起的東南亞新興經濟體推升大宗商品價格。
必和必拓 CEO Andrew Mackenzie上周表示,2016年至2020年,預計東盟五國的合計GDP將增長約三分之一至3萬億美元,推動當地開展大宗商品需求密集的基建項目。這種席卷全亞洲的勢頭將幫助維持并增加大宗商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