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20時啟動的今年首個空氣重污染“紅警”將于21日24時解除,紅警持續(xù)時間達124個小時。在此次污染過程中,北京PM2.5濃度在21日13時,達432微克/立方米。今天,北京空氣質量將逐步改善,預計午后可達良好水平。
“紅警”期間污染程度同比更重
12月16日白天,北京重污染仍維持在高濃度水平。北京市環(huán)保監(jiān)測中心的監(jiān)測顯示,截至昨晚20點,城六區(qū)PM2.5濃度為431微克/立方米,西南部為454微克/立方米,就連北部地區(qū)濃度也超過300微克/立方米,全市仍處于6級嚴重污染水平。
北京市環(huán)保監(jiān)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云婷表示,此次紅警期間北京的污染程度,與去年12月兩次紅警期間的污染程度相比,都要更嚴重一些。
監(jiān)測顯示,此次重污染過程的峰值出現(xiàn)在21日13時,全市平均濃度達432微克/立方米。此外,20日,京西南邊界站點曾出現(xiàn)過691微克/立方米的單站小時最高濃度。
紅警持續(xù)124小時后解除
昨天下午4時,北京市環(huán)保監(jiān)測空氣質量監(jiān)測預報會商分析認為,21日夜間,隨著中層大氣轉為偏北風,22日凌晨中高空風力逐漸增強,溫度明顯降低,北京空氣質量將自北向南逐步改善。
下午4時27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發(fā)布消息,宣布將于21日24時解除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屆時,北京紅警期間的各項應急措施隨即終止,包括機動車單雙號行駛等應急措施隨即解除,恢復執(zhí)行車輛尾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教育主管部門也將組織開展全市中小學、幼兒園等的復課工作。
市環(huán)保監(jiān)測中心提醒,由于前期污染濃度較高,冷空氣滲透作用較慢,污染清除需要一段時間,22日早晨到上午,部分時段局部地區(qū)空氣質量改善還不明顯,預計至22日中午前后,空氣質量將達到良好水平。請市民朋友根據實時空氣質量狀況,注意健康防護。
■ 特寫
大氣會商如何判斷“紅警”去留?
昨天下午3時,此次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期間的最后一場預報預測會商匆忙開始。
在北京市環(huán)保監(jiān)測中心大氣室的臨時機房里,四臺電腦前,兩排小圓凳上,坐著北京市環(huán)保局總工、監(jiān)測中心主任、大氣室全體預報員及市環(huán)保局應急處、大氣處等負責人。
這場會商的預報結果,將直接影響到——此次紅警是否能如期解除。
沉重的預報
這是北京市今年的首個重污染紅色預警。紅警一旦啟動,意味著機動車將單雙號行駛,工業(yè)企業(yè)停限產,中小學或停課。
“這些都是經濟、社會成本較高的措施,為這樣的措施啟動做預報,這個預報就顯得很沉重。”
王欣是北京市環(huán)保監(jiān)測中心大氣室的預報員之一,雖然最終決策并不是由預報員做出,但大氣預報預測部門對未來空氣質量的判斷,卻是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
王欣告訴記者,支撐一次紅色預警,前提條件是預測未來將出現(xiàn)4天持續(xù)重污染,其中兩天嚴重污染,此外紅警啟動還需要留出足夠的提前量,給各單位啟動應急措施留出籌備時間。而這意味著,在紅警啟動前,要作出未來7天的準確預報。
王欣說,法國在12月也遭遇了2次重污染,并啟動了限行措施。“但是,他們對連續(xù)四天的限行只先執(zhí)行兩天,中間要再根據預報情況確定是否延續(xù)。”
而此次重污染紅警,北京在15日即宣布將在16日20時至21日24時啟動紅色預警,并實施對應的減排措施。以至于北京市環(huán)保局領導在為政府提供決策的那次會商上,反復詢問各種問題:峰值濃度會有多少?會不會“爆表”?學生上學時會什么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