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早上8點,家住成都市南三環(huán)外側的吳濤因公要趕到東三環(huán)外,從小區(qū)出來,他騎上共享單車,1公里后到達一處共享汽車點位。在這里,他換乘分時租賃的新能源汽車,經三環(huán)路到達目的地。“遇到自己的車限行,這就是最快又最省錢的方式,”吳濤告訴記者,這一趟用時28分鐘,花費不到20元。
為吳濤提供便利的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如今寫進《四川省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成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內容。
據四川省政府官方網站消息,工作方案定于5月19日在官方上公開。文中確定2020年全省碳排放減少目標,以及進一步完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各項措施,亮點頻頻。
到2020年
四川新能源汽車使用量力爭達到10萬輛
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是推動四川城鎮(zhèn)化低碳發(fā)展的抓手之一,具體目標是“構建全省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和以低碳運輸方式為主的低碳物流體系”。
根據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城市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方面,包括完善公交優(yōu)先,建設智能交通和慢行交通,鼓勵發(fā)展“共享單車”等綠色出行。另外,鼓勵公共機構、私人和企業(yè)使用新能源汽車,完善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車使用量力爭達到10萬輛。
從四川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關于2017年公共機構節(jié)約能源資源工作安排的通知中可知,四川省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已經帶頭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其中一項表率行動包括“在10個省直部門(單位)開展新能源汽車自助分時租賃應用試點工作,指導成都市、綿陽市、德陽市有序開展公共機構新能源汽車自助分時租賃試點。”
試點需建設的配套設施由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全額出資,在各試點單位合理設置6-10個充電樁,配備3-5輛電動汽車,為機關工作人員提供電動汽車自助分時租賃和自有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電動汽車可在試點單位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在成都市錦江區(qū)政府內,已有分時租賃的新能源汽車投用。
四川省公共機構“綠色出行”行動,倡導干部職工踐行“135”的多種綠色出行方式,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這與工作方案的鼓勵一致。
四川建西部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首家機構獲國家碳排放權交易資格
按照工作方案,四川將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地方性法規(guī)及相關配套措施,并制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等。并積極建設西部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建立與國家碳排放權交易管理體制相銜接的省、市(州)兩級管理制度,根據國家碳排放權總量設定與配額分配方案,結合省情分解下達,督促符合納入標準的重點排放企業(yè)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早在2011年10月,國家批準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及深圳等7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其中,2013年6月18日正式啟動碳配額交易的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成為我國第一個啟動的碳市場。在這里,能看到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最生動的樣子。
數據顯示,深圳碳市場啟動以來,已經把635家重點工業(yè)企業(yè)納入碳排放管控范圍,并連續(xù)三個年度成功實現(xiàn)了管控單位碳排放總量和碳強度的大幅下降,其中第一年就實現(xiàn)了,深圳全市碳排放總量比前一年下降近百萬噸。在碳排放量和碳強度雙雙下降的同時,深圳635家管控單位2015年工業(yè)增加值,比2010年增加了1484億元,增幅達54.7%。深圳的實踐證明,經濟增長和碳排放增長之間可以實現(xiàn)脫鉤。
不久前,四川聯(lián)合環(huán)境交易所獲得國家碳交易機構備案,成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非試點地區(qū)首家、全國第八家碳交易機構。這是四川跨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行列的重要標志,對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具有深遠意義。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同步了解到,《成都低碳城市試點實施方案》也已印發(fā),以此為行動指南,成都將構建6大綠色低碳體系等。
三年后
城鎮(zhèn)50%的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工作方案中,綠色建筑的發(fā)展要求值得關注,比如全省分區(qū)域分階段逐步推進居住建筑執(zhí)行65%的節(jié)能標準,也就是在當地1980-1981年住宅通用設計能耗水平的基礎上節(jié)約65%。
以提高基礎設施和建筑質量、防止大拆大建為重點,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到2020年,城鎮(zhèn)50%的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同時,四川將積極開展綠色生態(tài)城區(qū)和近零能耗建筑試點示范,開展既有建筑節(jié)能或綠色化改造。加強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管理,到2020年,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降低10%,大型公共機構建筑單位面積能耗降低15%,重點監(jiān)控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30%。
根據成都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的規(guī)劃,“十三五”期間該局將實施太陽能光電利用項目6個,裝機容量300千瓦以上,打造公共建筑綠色節(jié)能減排新亮點。近日,首個“零排放零污染”綠色能源建設項目——蜀錦路辦公區(qū)并網式光伏發(fā)電項目已公開發(fā)布采購信息,該項目裝機容量21.06千瓦,建成后年均發(fā)電量1.95萬千瓦時,年均節(jié)約電網用電費1.76萬元,可獲得國家可再生能源發(fā)展基金度電補貼0.82萬元;減排二氧化碳約584噸、二氧化硫約17.59噸、煙塵及氮氧化物約5.6噸,具有可觀的環(huán)保效益,為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低碳成都”目標立標桿樹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