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來,在冷空氣影響下,全國大部天氣漸漸轉涼,居民生活用電走低,發(fā)電用煤需求也隨之回落;加之型煤企陸續(xù)下調煤價,諸多增加供給、抑制需求的因素疊加,短時間內煤炭市場炒作得到抑制,從而引導煤炭價格平穩(wěn)回落,預計進入11月份后,價格或將逐步理性回歸。
前段時間的拉運、搶購過后,電廠存煤加快恢復,“十一”以后,主要電廠的存煤已經達到25天,部分電廠存煤甚至達到了40天。同時,截至10月11日上午6點,秦港煤炭場存突破700萬噸,達到726萬噸,創(chuàng)下了今年1月5日以來的新高,較國慶假期前的日均水平高近70萬噸。電廠和港口存煤數量充足,這對于抑制煤價上漲將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此外,近年來,隨著能源革命的推進和新能源的興起,我國煤炭消費持續(xù)處于下降趨勢。北方不少地區(qū)的冬季取暖已經完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技術改造,一些地方甚至已經完成“煤改氣”的改造,這也將影響迎峰度冬的煤炭需求。
而且,雖然今年上半年,我國來水情況不好,火電需求有所增加,但到了下半年來水情況好轉,清潔能源多發(fā),火電已經轉向低速增長,對電煤的需求也有所回落。
加之,為了抑制煤炭價格快速上漲,穩(wěn)定煤炭供需形勢,在嚴格履行年度長協合同、穩(wěn)定年度長協價格的基礎上,近日,神華、中煤等大型煤企紛紛帶頭下調煤價,以穩(wěn)定市場秩序。
而從供給方面來看,在去產能過程中,我國也有步驟地增加部分產能,優(yōu)質產能釋放的步伐在加快。去年以來,有關部門新核準了26處煤礦,共計1.2億噸產能;同時還核增了2000萬噸以上產能??偟膩砜矗ギa能的推進,主要擠出了資源枯竭礦井,以及一些落后產能、違法違規(guī)產能,暫未對煤炭產能規(guī)模形成大幅度的壓減,煤炭供給能力依然有保障。
此外,近日國家大力倡導電煤直購直銷。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煤炭直購直銷繞過傳統(tǒng)批發(fā)商和零售通道,直接從下游客戶接收訂單,大幅減少了煤炭在流通環(huán)節(jié)的滯留數量和滯留時間,從而有效節(jié)約流轉時間和成本,提高煤炭庫存,并從根本上打擊中間商利用漲價預期囤積居奇推高煤價的行為。
中國煤炭網消息稱,從目前的煤炭市場情況來看,下游采購放緩,且最近降雨天氣影響使礦上拉煤車輛減少,煤礦庫存堆積較多。不過動力煤供應還處于緊平衡的狀態(tài),如果遭遇一些突發(fā)事件或者階段性需求增加,局部地區(qū)部分煤種還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進而導致價格快速上漲。因此,保障煤炭供應仍將是后期相關部門調控煤炭市場的重要立足點。從國家發(fā)改委的表態(tài)來看,政策層面增加供應、平抑煤價的目的較為明確。
易煤研究院研究員張飛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隨著“十九大“的臨近,安全生產檢查使得部分煤礦繼續(xù)關停,供應難以釋放,加上鐵路運力相對緊張,預計10月中上旬價格仍會相對堅挺。但進入下旬后,隨著11月份消費減量政策的落地,以及會后產能的釋放,供求形勢將真正出現改變,社會庫存中囤貨的“固定庫存”也將再次釋放形成“有效供應”。
他還預計,煤價的拐點已經臨近,短期的上漲已是“強弩之末”,進入11月份后,隨著消費減量政策的全面兌現,以及“淡季不淡”提前投資旺季行情,價格或將逐步理想回歸。但業(yè)內還認為,由于仍處于供暖消費旺季,煤炭供應相對有限,煤價下跌幅度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