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煤炭月度產量同比均呈下降狀態(tài),主要原因有哪些?已歸納!
2016 年三季度末的煤價暴漲除了產量快速收縮的累積效應外,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運力因素的變化以及諸多貿易商“追漲殺跌”驅動下的囤貨。
一、2016 年全國煤炭產量收縮明顯
今年初,去產能打響了供給側改革的第一槍,國務院及發(fā)改委等相關部委陸續(xù)出臺相應的去產能政策,政策出臺密集,政策力度大,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2016 年煤炭去產能相關主要政策摘要
276 天工作日的制度,實際上是降低了產能利用率,相當于降低了 16%左右的產能,對限制產量起到直接的效果。2016 年,煤炭月度產量同比均呈下降狀態(tài),6 月份同比最大降幅達到 16.6%,前三季度全國累計生產原煤 24.56 億噸,同比下降 10.5%,產量收縮效果明顯。
全國煤炭產量
雖然政策不斷加碼提高煤礦的產能利用率,但實際產量并未顯著上升,主要原因包括:
1、提高生產負荷后的安全問題以及相應人力成本的上升;
2、產能放開政策有效期僅到 2016 年底,短期的政策微調與企業(yè)產銷計劃難以匹配;
3、大型煤炭企業(yè)已經享受了“產量協同”的“默契”,并不想大舉增產打破短暫的高價均衡。
因此,政策微調后,產量雖有增加,同比增速也呈現 U 型的走勢,但幅度有限,未能改變年內供給緊張的格局。
二、2017 年“去產能”重心將從“降產量”向實質“去產能”轉換
據數據,我國“兩證”齊全的煤礦共計 5930處,核定產能合計 35.79 億噸。其中,山西、內蒙古、陜西產能分別為 9.35/7.80/3.95 億噸,占比接近 60%,河南、貴州、山東、安徽、黑龍江等省份的產能也超過 1 億噸。前八大產煤省份累計產能接近 80%。2015 年全國煤炭產量為 37.5 億噸,按照目前的產能數據尚有1.8 億噸的超產量,且上述產能計算是按照 330 天工作日核定的,如果按照 276 個工作日核定,實際核準的產能僅有 30.06 億噸。如果嚴格按照 276 個工作日生產,產出缺口將大為增加。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局、煤礦安監(jiān)局 2016 年 7 月發(fā)布《關于實施減量置換嚴控煤礦新增產能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建設煤礦要與關閉退出的煤礦產能進行減量置換,確保整體產能有減無增。其中,《通知》鼓勵關閉退出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實施計劃以外的煤礦參與產能置換,并明確實施方案外的關閉退出產能占總產能置換比例不低于50%;實施方案內的產能雖可用于置換,但置換指標需按比例折減。
據數據,截止到 2015 年,全國煤礦總產能約為 57 億噸,包括正常生產的產能約 39 億噸、改擴建或者新增煤炭產能 15 億噸(含違法違規(guī)建設 8 億噸),停產礦井規(guī)模約為 3 億噸。按照國務院 7 號文的總體要求,未來 3~5 年內行業(yè)去產能規(guī)模為 5 億噸,合法在建礦規(guī)模為 7 億噸,按照減量置換的要求,未來合法新增產能控制在 2 億噸左右,實際整體的正常生產產能仍維持在 39 億噸,基本可以維持行業(yè)供需平衡。 “十三五”規(guī)劃中,我國 2020 年的煤炭消費目標折合原煤約為 41 億噸,考慮 39 億噸的產能加上進口煤炭數量,恰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目標。從靜態(tài)均衡的結果來看,最初的去產能政策目標是合理可行的。
全國煤炭行業(yè)固定資產投資
隨著去產能政策的推進,預計未來兩年公告的煤炭產能還會增加,主要集中在山西、陜西、內蒙等地區(qū)的大礦,但游離于統(tǒng)計外的其他在產產能數量將逐步減少。隨著近幾年行業(yè)固定資產投資數量的大幅下降,預計新增產能未來也將出現快速下降,整體凈新增產能將出現下降。
有效產能預測
如果說 2016 年的去產能政策追求的是中長期靜態(tài)均衡目標,那么必定在實際執(zhí)行的過程中受到動態(tài)因素的擾動,導致實際短期供需不平衡的出現,甚至加劇。2016 年 9 月開始,發(fā)改委已逐漸開始調整去產能的政策組合,預計 2017 年去產能政策將繼續(xù)做動態(tài)調整。判斷2017 年去產能政策的組合將有如下特征:
1、長期去產能目標不動搖:即未來 3~5 年淘汰 5 億噸產能,減量置換 5 億噸。
2、減量置換將充分推進:小型高危礦井的關停或繼續(xù)加快,優(yōu)質高效新建產能將在減量置換的前提下釋放產能;同時,減量置換也可能跨區(qū)域進行交換,不影響整體去產能的目標。
3、產能利用率的管制政策或逐步放松:276 個工作日等通過降低產能利用率來限制產量的政策將作為短期政策逐步淡出。
認為 2017 年“去產能”的政策重心將從“降產量”向實質“去產能”轉換,煤炭產量將出現小幅增長,其中增量主要來自于對煤礦生產工作日的放松,預計同比可帶來 5%左右的增量。
三、2017 年煤炭進口量將有所回落
據統(tǒng)計,2016 年 1~10 月份累計進口煤炭 2.02 億噸,同比增長 18.5%。從月度同比增速可以看出,進口量增速加快的月份恰是 5~7 月份國內產量同比收縮最明顯的時期,因此,進口量的增加是對國內供應不足的一種反饋。但從價差看,進口煤在南方港口的價格并未出現優(yōu)勢,甚至價格已向內貿煤收斂,因此價差因素并未驅動進口大量增加。